乾隆说红楼梦写的是明珠家事,也算说对

“莫叫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咏新月》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以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纳兰性德《于中好》

“独咏馀香冷不生,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纳兰性德《饮水诗》

初衣解诗:清朝的诗坛词坛文坛都很寂寞。文坛寂寞三百年,只出了一部《红楼梦》。究其原因,并非文人的水平下降,乃是政治气候的不适宜。历代都有文字狱,但是以清朝最为鼎盛。乾隆少年登基,酷爱诗词,可惜水平实在有限,在盛世的光环之下,自夸而已。文人雅士非不会作诗作词,但是诗词里清明两个字都犯忌讳,动辄人头落地。上达官,下庶民,一篇文章不要左看右看百十回,根本就不敢发表。有多少人敢在刀尖上跳舞?

但是乾隆朝也奇,大街小巷,戏曲优伶,都在唱着林妹妹,贾宝玉,儿女情长,歌哭动人总不会犯忌讳。于是就有了何坤向乾隆皇帝进献《红楼梦》一书,据说皇太后很喜欢看这部书。当然也不知道,她在中间看到了自己是属于贾老太君那个地位,还是认为,宝亲王的乾隆,也有过贾宝玉令人疼爱的光彩?

说起红楼梦这部奇书,政治上总不能十分的正确。乾隆皇帝看不出来吗?你能看出反清悼明的,他又不是个瞎子。这个专门在文人字句里面找茬的皇帝,只要逮着一个就诛他九族。比如江苏举人徐述夔,他儿子为他刊行的诗集里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死了的人还要开棺定罪,祸及子孙。红楼梦借宝玉之口,大谈华夷,这个敏感多疑的皇帝,怎么会错过去。何况宝亲王,是他自己的封号,鸳鸯的口胡说什么“宝亲王宝天王不嫁就是了”。

不过,乾隆皇帝也没办法查,大家都说红楼好有趣儿。问题是何人所做,都说不知情,本子都是抄来的,王公贵族家里多半藏着一本,怎么一网打尽?全员入罪吗?禁是禁不住的就干脆放开。难道想象明朝搞的《妖书案》?不过红楼梦也确实一本妖书。因为何其妖娆。

乾隆皇帝也研究了一下,大抵也不是说的本朝故事。本朝在他的统治下,虽然文网严密,但是有像贾宝玉一样才情的人,除了他自个儿,他还真的看不出别人来。说的是所谓的四大家族的事情,往上略略一推,康熙雍正朝的就出了这位纳兰性德。一本饮水词,葬花天气,此夜红楼,文采对得上,典故对得上,生平也大致对得上,纳兰性德当时结交汉人,31岁因病早逝。不多年,明珠因为贪腐好权,整个纳兰家族,在雍正朝没落。大抵也是熟悉纳兰性的家庭,是那一班汉族的文士怀念之作。

俱往矣,乾隆皇帝也决定网开一面。既然查不出实在的制造人来,也就由他来定论吧。写的不过是纳兰明珠的家事。反正他也不打算重用纳兰家的人,纳兰也淡出了政治。对父亲雍正的打击异己的做法,乾隆皇帝表面是不作声,但是多年以后,溥仪和溥杰在故宫的香炉下找到了一封乾隆皇帝替雍正皇帝忏悔的文字。这倒也不能说明个什么,无非想证明自己比雍正仁慈。但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如铁板钉钉的证实了谁写的红楼梦,虽然曹家是已经没落了,但凡防微杜渐,只要是曹家在公务员系列,他也一定要杀个鸡。

纳兰性德如果不是早死,也很可能会赶上了雍正的抄家潮,如果他在寿命长一点,到了乾隆朝,饮水词,这么多哀伤调子,也不会受到乾隆的待见。好在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不用活久见。所以贵族间的索引,往纳兰性德上面引,也不为错。

红楼梦本身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大地在雍正朝经历过抄家的官员,其儿女子孙,玉石俱焚的多。乾隆朝说是明珠家事,大抵他也是看到了其根本的症结,他父亲雍正,不惜以千人的血,给自己和后代奠定太平江山,但哀怨流布,总是不可避免的。至少乾隆皇帝是知道,红楼梦到底是写的哪一阶段的事情,这样的定论,亦可避免往本朝上面扯,二来刊行《红楼梦》以堵悠悠之口。说起来也算是功德一件。

那么回到纳兰的三首红楼诗词,好一个葬花天气,又好个天上人间一样愁。纳兰性德生前《饮水词》已经非常的流行,成为文人案头的闲品。纳兰性德和曹家,在康熙朝是有交集的。就算是曹雪芹以及家人备忆江南繁华,也当然不会错过当时朝中的俊杰纳兰性德。红楼梦之前叫做《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那是单指第一眼光的自传。不过,这自传随着构思的逐渐扩大,衍生到整个贵族阶层,辐射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红楼既是曹家红楼,也是纳兰红楼,更是所有贵族的居安思危。

最后定名《红楼梦》,岂无有纳兰的文字影响?互为传播与推高。

“独咏馀香冷不生,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古典诗词的爱与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ancaoa.com/ycjz/10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